增长同比-仅有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不足1亿元
【朋友圈广告再翻车】
據上交所的統計,前三季度,40家已上市科創板公司共計實現凈利潤85.81億元,同比增長40%。盈利質量上,科創板公司共計實現扣非凈利潤77.4億元,同比增幅達到23%,經營性現金流合計達40.41億元,整體現金流穩定,近六成公司本期經營性現金流同比增長,反映公司核心盈利能力不斷增強。
研發投入平均達到13%科創板在設立之初,就提出將定位於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於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
申萬宏源的研究報告指出,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均值要低於A股其他板塊企業的均值,但增速明顯更高。可以說,科創板企業具有「小而美」的特點,細分行業地位突出。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券商中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值得一提的是,有着「非洲手機之王」稱號的傳音控股(688036),前三季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01億元,同比增長732.03%。
從營業收入的增長情況來看,則可以發現,40家上市公司中,有36家同比均實現增長,佔比達到九成。
中微公司、交控科技(688015,股吧)(688015)的凈利潤增幅超過300%,致遠互聯(688369)、鉑力特(688333,股吧)(688333)、嘉元科技(688388)、山石網科(688030)、睿創微納、安博通(688168,股吧)(688168)、航天宏圖的增幅都在100%以上。
整體來看,前三季度,40家已上市科創板公司共計實現營業收入691.16億元,同比增長14%。
整體數據來看,前三季度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收入、利潤雙雙實現快速增長,共計實現營業收入691.16億元,同比增長14%,9家營收破10億;凈利潤85.81億元,同比增長40%,10家凈利潤翻倍。
該機構認為,科創板開市「百日」以來,推進工作平穩、有序、高效,科創板試點註冊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相比A股其他版塊,科創板運行至今發行密度更大,募資水平更高。而從交易的情況來看,開市以來科創板交易表現趨於理性,預計四季度發審提速,全年收益依然可觀。
10家科創企業凈利潤實現翻倍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盈利分佈相比收入要更分化一些。共有30家公司凈利潤實現增長,10家出現同比下滑,原因主要是客戶訂單減少、研發投入加大等。
其中,航天宏圖(688066,股吧)(688066)、睿創微納(688002,股吧)(688002)收入實現翻番,同比增速分別達到224%和133%。樂鑫科技(688018,股吧)(688018)等19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營收增幅在20%以上。
那麼,上市后這些科創企業的研發力度如何?哪個新興行業的企業成長最快?
軌道交通行業實現凈利潤30.71億元,同比增長15%;交控科技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1%,凈利潤增幅達325%。
其餘7家營收超過10億元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分別是容百科技(688005,股吧)(688005)、晶晨股份(688099,股吧)(688099)、瀾起科技(688008,股吧)(688008)、光峰科技(688007,股吧)(688007)、中微公司(688012,股吧)(688012)、嘉元科技(688388,股吧)(688388)以及「科創板最貴新股」昊海生科(688366)。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通號(688009,股吧)(688009)以281.21億元的營業收入位列科創板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營收之首,同比增幅達到10.07%。中國通號也是4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三季報營收在200億元以上的企業。
其中,新能源行業實現凈利潤8.04億元,同比增長44%,如嘉元科技實現凈利潤2.68億元,同比增幅達152%。
此外,航天宏圖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為220萬元,是唯一一家凈利不足千萬的科創板上市公司。
從行業情況看,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軌道交通、新能源等重點行業業績均實現不同程度增長,成為科創板公司業績增長的中堅力量。
科創板開市「百日」后,40家上市公司都在10月31日前交出了首份三季報成績單。
值得一提的是,有多達10家科創板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100%,即實現了翻倍。其中,增長勢頭最猛的要數傳音控股,前三季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01億元,同比增長732.03%。
上交所在10月31日發文稱,總體來看,科創板公司業績和研發投入保持持續增長,盈利質量穩步提升。
有着「非洲手機之王」稱號的傳音控股(688036),三季報營收數據僅次於中國通號,位列科創板第二,營業收入規模為168.55億元,同比增長6.72%。營業收入在100億元之上的兩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也就是中國通號和傳音控股。
但天准科技不僅是營收退步最快的公司,也是凈利潤縮水幅度最快的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80.12%,僅為1541.8萬元。
規模小於A股均值,但增速更快2018年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將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科創板從無到有,從設想變為現實,自7月22日開市到11月1日,已共有41家企業在科創板實現上市,且股價無一破發,體現了投資者的認可。
集成電路行業實現凈利潤13.23億元,同比增長35%,如樂鑫科技實現凈利潤0.96億元,同比增長49%。
生物醫藥行業實現凈利潤9.01億元,同比增長17%,如海爾生物(688139)、心脈醫療(688016,股吧)(688016)凈利潤均保持較高增速,分別為79%、48%。
而從絕對規模來看,中國通號依然是科創板最賺錢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28.12億元,和傳音控股共同為僅有的兩家凈利潤超過10億元大關的科創板公司。
中國通號在三季報中披露,公司1-9月累計新簽合同總額475.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6.3%。其中,鐵路領域新簽合同額211.9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9%;城市軌道交通領域新簽合同額80.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海外領域新簽合同額9.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6.2%;工程總承包及其他領域新簽合同額173.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0.1%。
出現收入下滑的4家公司分別是沃爾德(688028,股吧)(688028)、申聯生物(688098)、傑普特(688025)和天准科技(688003,股吧)(688003)。其中,天准科技的退步幅度最大,降幅為19%。
研發投入上,40家科創公司研發費用占收入比平均為13%;8家公司研發費用佔比超過20%,佔比最高的3家公司是虹軟科技(688088,股吧)(688088)、山石網科和微芯生物(688321,股吧),分別達到35%、33%和33%;首批25家公司上市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第三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4%。
中國通號營收超200億成冠軍從營業收入的規模來看,共有9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在前三季度實現了超過10億元的營業收入。
另外,僅有1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前三季度營業收入不足1億元,新光光電(688011,股吧)(688011)營收為9428.78萬元。
今日关键词:吉喆悼念仪式